武漢外國語學校學生代表在人福藥業集團參觀價值千萬的封閉式生產線
  記者 彭年 攝
  記者康鵬 裴道彰 實習生邵潔
  藥物是如何研發和生產出來的?上周五,武漢外國語學校初二年級的葉茂堯就親身體驗了一把。
  16日,本報“我讀我城·看新武漢造”第8站走進位於光谷的人福醫葯產業園,54位初中生和家長代表參觀了人福醫葯藥物研發中心和血液製品產業園。
  創立於1993年的人福醫葯,是湖北龍頭醫葯企業之一,也是湖北第一家上市的民營高科技企業。
  新藥研製:
  需10年投入10億美元
  在人福醫葯的研發中心,初二(6)班的唐那看到,研究人員們戴著“泳鏡”和膠皮手套,正在做實驗,帶水槽的實驗臺上,擺滿了瓶瓶罐罐,還有顯微鏡、電子天平、微生物培養皿,以及許多根本叫不上名字的儀器。
  “一種藥物是怎樣被研發出來的?”他好奇地問道。
  人福醫葯的研究人員解釋,要研究某種藥物,首先要研究清楚相應疾病的機制,以腫瘤為例,首先要找到相應的“靶點”,然後找到並製成能“擊中”這一“靶點”的物質。
  這種物質,可以通過化學合成、從植物中提取、或者用細菌培養的方式來獲得,據此,藥物也就分為化藥、中藥和生物藥。
  “一種藥物進入人體,你根本不知道它會有什麼副作用,因此實驗室的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模擬人體的吸收過程,反覆確認藥物的安全性,這需要花很長的時間。”
  “醫葯界有種說法,研發一種新藥,起碼要10年的時間,花上10億美金。”這位研究人員介紹。“實驗室里研發就要2年—3年,前後三期的臨床實驗要3年—4年,通過國家藥檢部門審批也要1年—2年,這樣10年一晃就過去了。”
  他透露,這個實驗室里,有8種一類藥物(全球首創)正在研製,人福醫葯每年要拿出總收入的5%來做研發。目前,人福剛剛上市了一種新的抗腫瘤藥物,將腫瘤的治療成本從2萬元降至2000元。
  走進車間:
  洗手用水比飲用水還乾凈
  本報小讀者們還參觀了人福醫葯位於光谷七路的工廠,這裡主要生產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等血液製品。
  “這些製品的原料來自人血,在臨床上是危重病人的救命藥,還可用來治療血友病、破傷風、狂犬病等。”
  血液在零下70℃被速凍,運到工廠後解凍,加入酒精等溶劑,通過不鏽鋼管道,運送到各個反應罐,不斷地從血液中提取、分離出不同的成分,再用瓶子分裝好,便大功告成。
  這些都要在嚴格的無菌條件下進行,生產車間可謂“關卡重重”。
  在換衣間,王星力同學首先穿上了白色的工作服,把自己包了個嚴嚴實實,認認真真地洗手。“洗手用的水比飲用水還乾凈,經過軟化、過濾等好幾道處理。”工作人員介紹。
  即使這樣,才只能進入車間走廊。要進入到放置機器的裡間,還要經過兩個緩衝間,共3道門,再換一次衣服,洗兩次手。如果要進入罐裝車間,還要戴上口罩手套,只露出眼睛。
  王星力發現,偌大的車間里,幾乎看不到人。“人是最主要的污染源,多一個人就多一分污染。”工作人員介紹,專門有機器動態檢測空氣中的細菌數,有情況便會報警。“整個生產過程都由隔在玻璃中的機器完成,人手不能直接碰到瓶子,更接觸不到藥物。”據介紹,這一生產過程高度自動化,幾乎不需要人工參與,1.5萬平方米的大廠房,只有100多個工人。  (原標題:進車間換兩次衣服洗三次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06arnwa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